園區盛開產業花——通渭產業園建設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側記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5-19 點擊:次
今年以來,通渭縣聚力建設草畜、果蔬和中藥材三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新能源、紡織服裝兩個新型工業產業園區和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著力構建一縣多園、連鄉成片、集群成鏈的現代產業體系,持續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生動的嶄新圖景。
近日,榜羅鎮從張掖市引進的78頭西門塔爾良種母牛受到當地群眾追捧,前來買牛的養殖戶絡繹不絕。為推動草畜產業提質增效,通渭縣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持續推動牛、羊、豬等養殖產業發展。
榜羅鎮孟上川村的養殖新手劉順喜也在現場選牛,第一批引進牛的時候,他就買了兩頭。這兩天,他正在趕時間修理圈舍,打算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
“今年有獎補政策,買一頭牛能補貼3000元,我想著多引進幾頭。”劉順喜說,這幾年看著村子里農戶養牛養得好,收入也不錯,再加上政策扶持,他也要通過搞養殖增收致富。
聚焦草畜產業園建設,通渭縣錨定“兩個20%”目標,分解牛羊擴群提質任務,計劃年內新建規模養殖場21家,牛羊飼養量分別達到26萬頭、43萬只以上,9月底前建成牲畜交易市場和牲畜屠宰廠,健全完善屠宰、加工、冷鏈物流和產品營銷體系,以養殖業牽引農業產業結構實現優化升級,為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在碧玉鎮石灘村高標準蔬菜種植基地,一座座蔬菜大棚排列整齊,大棚內的芹菜苗長勢喜人,到處呈現出一幅綠意盎然、忙碌生產的動人畫卷。通渭縣玉琥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祁冠軍對記者說,“今年,我們合作社共種植100個大棚和50畝露天地,全部用于種植西芹、毛芹、蒜薹等高原夏菜。”祁冠軍是通渭縣襄南鎮人,在蘭州創業30年后,于去年返回家鄉,“想在家鄉干點事,帶動老百姓致富。”
作為通渭縣“兩鎮四村”無公害蔬菜種植項目之一,碧玉鎮川河經濟帶是全縣果蔬產業園區建設的重要部分,目前已在碧玉、石灘兩村建成大棚300余座,既增加了當地農戶的收入,又保障了城區居民的“菜籃子”。
聚焦果蔬產業園建設,通渭縣堅持蘋果、蔬菜集約發展,確保果品基地穩定達到20萬畝、產值達到8億元以上,分流域發展牛谷河、義隴河、安逸河、苦水河川河經濟帶,年均發展蔬菜6萬畝以上。
定西市政府辦公室幫扶的該縣北城鋪鎮新合村,田間地頭是幫扶干部幫助群眾協調藥苗、調運化肥,群眾拉運農家肥、翻耕地塊忙碌緊張種植黃芪的景象。幫扶單位緊盯通渭縣中藥材產業三年倍增行動利好政策,動員群眾種植黃芪人均1畝,1033畝黃芪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支柱產業。位于什川鎮的隴潤源中藥材產業合作社里,工人們正將篩選、整理、打包好的黃芪苗供給前來選購的村民,確保當地農戶都能栽上放心苗。李店鄉姚川村的金銀花育苗基地,金銀花苗也已出棚運往種植點。
作為中藥材產業園建設的重要部分,通渭縣逐步形成了以金銀花、黃芪等中藥材種植、生產、加工等為一體的中藥材產業發展新格局,同時推進加工技術更新、藥食同源產品研發和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打造產值超12億元的中藥材產業集群,力爭在“十四五”末金銀花種植達到20萬畝、全產業鏈產值達到50億元以上,黃芪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產值達到10億元以上。
隨著寺子川100兆瓦風電項目的風機一臺臺吊裝成功,通渭縣120萬千瓦風電基地也將全面建成。今年,通渭縣還將推進100萬千瓦多能互補示范和32.2萬千瓦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試點項目,統籌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儲能、外送產業,打造總容量達300萬千瓦、年產值超18億元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在通渭縣服裝城項目建設工地上,車輛來往,工人忙碌。屆時,通渭縣將整合25家服裝企業聚集發展,打造集研發、設計、加工、銷售于一體的服裝研發生產基地,形成年產500萬件紡織服裝產業集群,不斷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園朝規模化、集群化、現代化方向快速發展。
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堅持商貿物流、文化旅游、康養服務、“三供一業”、創業孵化等融合發展,統籌書畫、紅色、溫泉、農耕等資源發展全域旅游,不斷形成市場需要、產業需要、群眾需要的服務業發展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