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開發區科技創新成推動發展新動能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1-07 點擊:次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近年來,岳陽經開區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適應經濟新常態、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抓手,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大力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環境,該區“科技棋子”越下越活,“創新基因”愈加活力迸射。
形態小巧、好比一臺智能手機,整機重量只有260g的機器,無法想法這就是一臺彩超設備。由湖南潤澤醫療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無線掌上彩色超聲成像診斷系統產品顛覆了傳統的彩超設備,完全規避了彩超設備又貴又重還使用不方便的特點,做到極致小型化且成本低廉,并可利用IT技術滿足日益豐富的診斷需求,這是令人驚嘆的科技力量,也是巨大的發展空間,更是岳陽經開區推進科技強區戰略的典范。
近年來,岳陽經開區始終堅持從源頭上引、政策上幫扶,引導區內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該區每年安排科技創新獎勵專項1000余萬元,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持續推進自主創新,積極引導和扶持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著力依托岳陽火炬創業服務中心和海凌科技孵化園兩個國家級平臺,用科技帶領全面創新,用創新促進園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創新平臺及創新能力建設成效顯著。
該區完善創業投融資機制,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為創新型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支持商業銀行開辦科技銀行,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與創業投資、證券、保險、信托等機構合作,創新交叉性金融產品。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程序和制度,鼓勵金融機構大力開展知識產權質押業務。累計爭取國家、省、市級科技項目365個,到位資金6920萬元,專利質押融資1000萬元。
該區還整合有限的資源,精心包裝企業技術研究中心申報研發平臺。今年,該區成功組建岳陽市生態優質水稻育種院士工作站,截至目前該區共有院士工作站5家。同時還精心包裝蛋白質藥物規模化制備、豆制品精深加工及裝備工程和石油化工清潔生產等3個項目申報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為打造人才磁場,該區推出包括綠色通道、政策資金、創新平臺等一攬子服務措施,為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實行保姆式服務。相繼出臺了《岳陽經開區促進企業發展知識產權工作管理辦法》、《關于鼓勵園區企業參與創新創業大賽活動支持意見》、《創新創業發展獎勵》等。積極實施區“巴陵人才工程及重點人才支持計劃”和“四海攬才計劃”等重點人才項目管理辦法規定。去年,該區評選3名區“青年英才”,每名予以5萬元的獎勵,計劃今年將區“青年英才”名額增加至9名;并計劃引進5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引進人員享受安家補助20萬元,年薪不低于15萬元。
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支撐產業發展。截至目前,該區科技型企業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64%,擁有市級以上研發中心企業達到35家,其中省級及以上9家、市級26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量排全市第一,僅2017年全區申報認定高新技術企業高達30家,累計實現專利申請956件。今年來,該區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總量取得新的突破,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增長勢頭,1-9月累計完成高新技術產品產值316.2億元,實現高新技術增加值69.9億元,占GDP比重高達41.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6個百分點,R&D研發經費實際完成7.8億元,占GDP比重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