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新高地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9-28 點擊:次
2002年1月,相城經濟開發區一成立,就規劃11.7平方公里的澄陽產業園作為“一次創業”的主陣地,實施外向帶動、內向驅動、特色推動戰略,明確產業定位,加大擇商選資力度,在集約發展中“工業立區”。
2002年,相城開發區開發建設的第一年,就引進了51家港、臺企業,合計注冊資金2.55億美元,其中德星電子、陽立電子、美特科技、泰克科技等26家企業投資均超過千萬美元。2003年,隨著美國羅賓斯瑪雅思流體設備公司的落戶,相城開發區正式打開了吸引外資的大門。幾年來,澄陽產業園逐步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精密機械等主導產業,建成陽澄湖國際科創園、節能環保科技園、脫穎科創園等特色產業園。
加快發展特色產業是相城開發區跨越發展的一條“捷徑”,先后成功創建省級生態工業園區、揚聲器特色產業基地,積極申報精密機械等高端裝備制造特色產業基地,建成相城科技創業園、節能環保科技園、西安交通大學漕湖科技園等特色產業園,引導優質資源、優勢產業向開發區特色園集中。
今年,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強對政策和產業的研究,以《中國制造2025》為引領,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航空航天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戰略重點,緊盯高端產業和優勢企業。
在相城人的藍圖中,“三個加快”正在搶占發展先機:加快引進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即3D打印)等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生產企業;加快引進新型傳感器、智能測量儀表、工業控制系統、伺服電機及驅動器和減速器等智能裝備核心裝置的研發、生產企業;加快引進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重點發展現代物流、軟件及服務外包、高端信息服務以及其他高端生產性服務業。
今年前8個月,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交出了這樣的成績單: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03%,其中規上工業增長4.9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6.9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5%;進出口增長21.19%,其中出口額增長12.81%。
“升級優化”提速產業集聚
2012年1月,蘇州工業園區與相城區共建的蘇相合作區在漕湖之畔拉開建設大幕后,相城人著力在“理念、政策、服務、環境”等方面不斷深化與工業園區的合作對接,把園區建設的成功樣本與后發崛起的非常新城有機結合,將一股撼人心魄的卓越力量鐫刻在異軍突起的蘇城北部,發力打造新興產業的集聚點、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城市建設的閃光點。
充分發揮區位、交通、空間、生態優勢,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產業集聚,重點發展電子信息制造、高端裝備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催生了以易德龍、樓氏電子、碩貝德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以江源精機、力源液壓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業,以太航常青、世邁常青、福沃克為代表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以及以興禾源復合材料、和鑫電氣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今年,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升級優化”上做文章,一手推進傳統產業提檔升級,一手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緊盯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等主導產業,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生產性服務業為支撐、新興產業為先導的現代產業發展體系,著力打造高新技術產業主陣地和外向型經濟主陣地。
電子信息產業是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第一大主導產業,截至去年底擁有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57家,今年發展到66家,形成了光電子器件、通信互聯器件、微型計算機和服務器產品等多個產業領域,去年實現總產值占規上企業的46.1%。以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汽車零部件產業為主的裝備制造產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63家,去年實現總產值77.1億元,占規上企業總產值的30.1%。依托長風藥業、宇恒生物、康磁醫療、歐飛納米等企業,持續引入前端研發和后道的生產企業,通過整合平臺資源,正在逐步形成一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創新驅動”加速轉型升級
多年來,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始終堅持轉型升級,創新驅動,不斷提高科技進步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西交大漕湖科技園和陽澄湖國際科創園是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發展的兩個“亮點”。西交大漕湖科技園創立于2012年7月,作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蘇州市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以孵化科技企業為重點,同時進行高科技研發、應用人才培養和產學研成果轉化,主要引進生物醫藥、3D 打印、軟件開發、IT物聯網等產業,目前入駐項目已超百家,其中包括10多家智能制造企業。
建筑面積13.28萬平方米的陽澄湖國際科創園,是開發區發展智能制造產業的最大科技創業孵化和服務載體,去年11月開園以來,已累計引進科技項目54個,今年力爭突破80個。蘇州大學相城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研究院去年11月落戶陽澄湖國際科創園,目前已引進10余個研發、創業團隊,5年之內將孵化20個左右規模企業,產值達到10億元以上。目前,研究院已著手涉足對相城區的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改造,為家具產業研發噴漆機器人,為電子制造行業研發激光切割設備、數控機床,并與區域內多家企業攜手,落地產業化。
在支持美的春花、吳通通訊等重點成長和培育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協助企業做好“引才引智”工作。去年,開發區新認定省高新技術企業12家,復審通過省高新技術企業3家,新認定省級高新技術產品30只,新批準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家、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累計新增國家“千人計劃”5人、省“雙創”人才4人、市“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9人、陽澄湖領軍人才獲批10人。
隨著吸收和引進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科技銀行、私募股權基金、風險投資等金融機構,探索通過信托融資、委托貸款、銀團貸款以及BOT、TOT、TT、PPP等新型融資工具,建立貸款擔保機制,設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和中小企業還貸周轉金,引導中小企業建立信用聯盟,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在加大對產業發展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