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深入實施 “人工智能 +” 行動的意見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8-04 點擊:次
2025年7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入實施 “人工智能 +” 行動的意見》。這一政策文件的出臺,標志著我國 “人工智能 +” 行動進入規模化、商業化、生態化發展的新階段。
會議指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演進,要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充分發揮我國產業體系完備、市場規模大、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推動人工智能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創新帶應用、以應用促創新的良性循環。
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要強化示范引領,通過開放場景等支持技術落地。要著力優化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強化算力、算法和數據供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構建開源開放生態體系,為產業發展壯大提供有力支撐。要提升安全能力水平,加快形成動態敏捷、多元協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政策亮點:三大核心方向明確未來路徑
本次《意見》的發布,釋放出三大關鍵信號,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劃定重點方向:
推動 “以創新帶應用、以應用促創新” 的良性循環。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我國 “產業體系完備、市場規模大、應用場景豐富” 的優勢,加快人工智能在制造業、服務業、醫療、教育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政府與國企示范引領,通過開放場景支持技術落地,例如在智能制造領域推廣AI質檢、預測性維護等應用;在公共服務領域試點AI輔助決策系統。
優化創新生態,夯實 “算力 - 算法 - 數據” 三大底座。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的關鍵在于基礎設施和生態支撐。算力普惠化,加快建設新型綠色低碳算力中心,降低中小企業使用成本。算法開源化,推動高水平開源社區建設,例如支持 “魔搭(ModelScope)” 等平臺擴大模型共享。數據要素激活,通過數據開放政策,鼓勵企業利用政務、醫療、交通等領域高質量數據訓練模型。
構建 “安全 - 治理 - 人才” 三位一體保障體系。會議明確要求 “提升安全能力水平”,提出 “動態敏捷、多元協同” 的治理格局。安全能力上,強化AI系統隱私保護、算法透明性審查,防范技術濫用風險。治理協同方面,建立跨部門、跨行業的監管機制,例如在醫療AI領域引入倫理委員會審核制度。人才儲備上,加大高校AI學科建設投入,支持企業與科研機構聯合培養復合型人才。
產業影響:萬億級市場迎來爆發窗口期
隨著政策落地,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將迎來系統性機遇。AI框架、開發平臺、算法模型提供商(如商湯科技、寒武紀)將受益于算力需求激增和開源生態擴張。制造業(工業機器人)、服務業(智能客服)、醫療(影像診斷)、教育(個性化學習)等領域將加速AI滲透。資本市場方面,AI主題基金持續吸金,反映市場對相關賽道的信心。
值得關注的是,會議同步部署的 “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 與 “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將通過降低融資成本,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和服務業活力。例如,餐飲、健康、養老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行業,有望借助AI技術提升服務效率,形成 “技術賦能 - 需求增長 - 產業擴張” 的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