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規劃與田園綜合體產業規劃
區域經濟規劃與田園綜合體產業規劃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9-02 點擊:次
鄉村與田園綜合體的發展背景
美麗鄉村與田園綜合體是當前鄉村發展代表創新突破的思維模式,如何建設好、發展好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實現聯動創新發展涉及到頂層設計、產業生態圈構建、重大項目建設、投融資模式創新與運營等多行業、多要素的系統集成。當前中國城鎮化路徑正在發生重大改變。中央和各個地方都在出臺多種政策,新型產業園建設。這里面包括各種土地性質的市場化、金融的創新、服務的創新等等。
“農業旅游只是田園綜合體建設的重要內容,而不是全部內容。要提高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含金量,保持田園綜合體發展的持續性,還需要在拓展產業鏈上下功夫。
區域經濟規劃是一定地域范圍內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策劃和產業發展與布局的方案設計及其實施對策的總和。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是區域經濟規劃具有5大統籌功能。
區域經濟的特色形成原因:
1 區域差異和區域優勢
2 產業布局指向性
3 勞動地域分工規律
4 區域利益。
區域經濟規劃下的產業布局指向歸類:
a 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指向
b 原料指向
c 消費市場指向
d 勞動力指向
e 高科技指向f交通樞紐指向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是推動中國經濟穩步增長的內在動力。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兩駕馬車”,二者協同集聚有助于優化區域產業結構,提高制造業高級化水平,提高中國經濟增長質量。二者協同發展程度的高低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技術進步水平和經濟發展質量。
其中生產性服務業指為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的服務行業。具體指為生產活動提供的研發設計與其他技術服務、貨物運輸倉儲和郵政快遞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節能與環保服務、生產性租賃服務、商務服務、人力資源管理與培訓服務、批發經紀代理服務、生產性支持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涉及面廣、帶動作用強、產業融合度高,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重要力量。
生產性服務業是十分年輕的產業。它是與制造業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業,是由制造業內部生產服務部門獨立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本身并不向消費者提供直接的、獨立的服務。它依附于制造業而存在,貫穿于企業生產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諸環節中,以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作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專業化的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引入制造業,是二三產業加速融合的關鍵環節。
中國的生產性服務業相對較弱,是我們國家的短板。2014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發展,實現服務業與農業、工業等在更高水平上的有機融合,推動我國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十三五”規劃提出,要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推動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生產性服務業標準體系,提高國際化水平。
因此,田園綜合體的規劃設計應科學構建項目產業鏈一二三產的深度融合,帶動田園綜合體資源聚合、功能整合和要素融合
田園綜合體的產業體系構建
田園綜合體的打造主要的前提是建立綜合體產業鏈,包括:核心產業、支柱產業、配套產業、衍生產業等產業群系。
一個完善的田園綜合體產業規劃應充分解讀所在區域經濟規劃前提下,根據所在區域及項目范圍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相關產業原料、消費市場、勞動力、高科技發展水平、交通區位等要素,因地制宜的設計包含農林牧副漁、餐飲、酒店、物流、金融、地產、商業等行業的多產復合體與城鄉結合體。農村單體產業實現存活與發展的時代一去不返,從多產業融合中獲取利益的途徑更為現實可行。田園綜合體應積極布局各類雙創園、產業園、農業科技園,按照適度超前、綜合配套、集約利用的原則,推動土地規?;煤腿a融合發展,大力打造產業集群,做好產業體系建設。
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保護和發揚地方文化,而非移植復制和同質化競爭。田園綜合體要以企業為主,政府搭橋,農民參與,多方共建的開發方式,利于產業規?;?、集聚化發展,形成乘數效應,培育自己的基礎產業,以基礎性產業帶動非基礎性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一、二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周邊人口前來就業定居,又產生了新的消費需求,為服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市場,建立整個一二三產業鏈的產業循環。
新產業持續快速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持續火爆,今年1-6月休閑農業產業和鄉村旅游產業接待16億人次,實現營業收入4200億元,同比增長15%。全國農村網商超過980萬家,帶動就業超過2800萬人。
2018年以來,各地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積極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農產品加工業保持穩中增效,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農村電商持續快速發展,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業態層出不窮。通過線上線下、虛擬實體有機結合等多種途徑,催生出了共享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中央廚房、農商直供、個人定制等大量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