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何做好三產融合?
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何做好三產融合?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8-02 點擊:次
近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形勢,并回答記者提問。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是農業農村部一項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今年四月召開的全國現代農業產業園工作推進會上表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實踐也證明,抓住了產業園,就牽住了鄉村產業振興的“牛鼻子”。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屬于農業產業和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的“高級階段”。建設農產品區域品牌工作的三大階段分別是樹品類抓主體建生態,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就在“建生態”這個階段內。
我們說建生態,從時間軸來看,是從產品、品牌和產業優勢的“點”到產業的“鏈”,再到整個區域經濟的“面”,直到繁榮和壯大整體區域經濟。
從目的意義來看,建生態有兩層意義。第一層意義,區域經濟的繁榮和興旺,需要眾多優秀企業、品牌和數個主導產業來支撐。這叫“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第二層意義,只有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才會讓區域經濟繁榮壯大起來。這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第二層意義容易被忽視,區域經濟的繁榮當然需要做加法,但這只是外在,其內在邏輯是,區域經濟能否繁榮和興旺,在相當程度上還要看由企業和產業構成了什么樣的生態。只有構建了適合企業快速良性發展的產業生態,區域經濟才會迅速繁榮強大。
韓長賦稱,鄉村一產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應原料為主,從產地到餐桌的鏈條不健全。鄉村二產連兩頭不緊密,農產品精深加工不足,副產物綜合利用程度低。鄉村三產發育不足,農村生產生活服務能力不強,產業融合層次低。總之,當前鄉村產業發展依然面臨著不少困難。
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區域經濟進入高層次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型戰略引擎之一。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國62個國家級產業園已形成95個主導產業,園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萬元,比所在縣平均水平高34%,那么如何才能將現代農業產業園建好?
建好現代農業園,實現三產融合是關鍵
隨著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鄉村產業發展出現了新問題是正常現象。而目前,鄉村產業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最根本的原因是還在于鄉村的一二三產業沒有實現根本的融合。
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好產業體系,要延伸產業鏈,要把一二三產業融合起來。現在農村銷售最多的還是農產品的原產品,這就限制了農產品的增值效益,弊端是非常明顯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弊端?這主要是因為過去我們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解決農產品供應數量上,對于產業體系、產業鏈的重視則非常不足,所以會導致一二三產業發展不充分。
另外,鄉村一二三產的融合程度也不是很深,三者之間沒有什么關聯性,非常松散。之所以出會現這種問題,是因為大家不再滿足于初級農產品的供應,這時候,第二產業的發展就顯得非常重要。發展第二產業的關鍵是要靠深加工,而發展深加工就要依賴科技。
那么,科技的發展怎樣才能跟產業融合結合起來?對于那些不用加工的,可以直接進廚房的初級農產品,我們農民還是要進一步種好、賣好。但如果某些農產品出現了階段性過剩,怎么樣來消化它,就要把它們送進加工車間進行深加工。如果這個問題能夠解決好,那么我國農產品的浪費和損耗就會大大降低,農產品的產業鏈的價值也會得到提升。
除此以外,在服務業方面,我們做得也有不足,特別是缺乏對新型經營主體的培養。以前,農村經營主體的主要職責就是銷售,但以后不能僅僅只是銷售,銷售和服務也要融為一體,而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必須要適應這種形勢的變化,把第三產業發展起來。
有了這種意識,鄉村第三產業發展中的同質化問題就能得到改善。對于那些有條件的農村來說,他們當然可以搞觀光休閑農業,但是全國的農村不一定要都去做這件事,只要鄉村的服務業懂得迎合市場的新需求,就能形成其它新的產業業態。
總之,鄉村想要延長產業鏈條,就必須重視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產業發展的目標要轉變,觀念要轉變,對科技的態度要轉變,對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方式也要轉變,政策措施也得轉變。消費者需求出現了新的變化,鄉村產業比如也會出現新的問題。出現問題沒關系,問題是怎么樣來解決。我們一步一步的推進,相信鄉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也會不斷取得實效。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農業農村部對這項工作是有專門布局的,在縣一級層面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市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推動產業振興、產村融合、園村一體。在鄉鎮一級就是抓農業產業強鎮,在村一級就是抓一村一品,這樣的話發揮不同層級的作用,形成體系,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下一步,就產業園工作來講,要從三個方面進一步強化:
第一,要加強高質量建設。要堅持產業園“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的宗旨,在園區內通過主導產業全產業鏈建設,強化科技支持,提高科技含量,突出優質安全特色的農產品生產,促進產村融合、園村一體,高標準、高水平打造一批鄉村產業振興、城鄉融合的樣板。
第二,要創新聯農帶農機制。從產業園創建之初就要探索這樣的機制,要通過入園企業與農戶建立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等多種合作方式,積極推廣“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讓農民更多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
第三,要抓好典型示范。中國地域很大,農業農村方方面面的情況很多,需要通過這樣的產業園建設來進行不斷地摸索,探索一些好的經驗做法,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模式,加強宣傳推廣,促進互學互鑒,發揮好典型示范作用,通過國家級產業園、省級產業園、市縣級產業園的體系建設,來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把鄉村振興這項工作在產業方面做實、做出成效。
我們能為您做什么?
怎么聯系到我們?
電話
4001180807
010-52665291 010-52665292